央视网消息: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,“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将于4月24日揭晓。湖北武汉的盘龙城遗址是参加最终评选的20个项目之一,它是夏商时期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。
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遗址,作为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扩张的重要标志,是长江流域夏商时期等级最高、规模最大、遗...
上善若水,利万物而不争
时至第33届“世界水日”
第38届“中国水周”
与我们一同在文物中寻找水的踪迹
在历史的长河里听浪花声声
水滋养万物,又与粮食酿成美酒
这件龙形觥是存世青铜器中的孤品
专家认为是商人的酒器
...
西安2月16日电(记者杨一苗)近期,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帖,称在西安博物院参观时,有导游讲解中用激光笔照射文物。不少网民对这一行为可能会对文物带来损害表示担忧。记者16日就此事采访了西安博物院相关负责人及文保专家。
这是史君墓石椁。记者 杨一苗 摄
被激光笔照射的文物是西安博物...
大运河穿越古今,纵贯南北,流淌了2500年的漫长时光。在大运河的演变过程中,沿线很多遗迹遗址已被埋入地下,有待考古发掘去重新发现,从而丰富并完整大运河的悠久历史。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,在这一年中,江苏大运河沿线有哪些重要考古发掘,揭开了多少大运河不为人知的往事呢?
常州寺墩遗址...
回首2024,总有一些时刻,让我们热血沸腾;总有一些地方,让我们印象深刻。这一年,中国文旅市场呈现出活力四射的新图景,消费场景愈发丰富。
一同回顾,2024,我们共同经历的文化热潮。
■文博旅游热:“为了一个展,来赴一座城”
近年来,随着“文博热”持续升温,来博物馆看展览、看文物...
海拔4500米!
文物普查员奔波的一天
2023年底,我国启动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。那曲市,是西藏的“北大门”,地处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脉、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。 这里海拔高度平均在4500米以上。这里的文物分散、交通不便,有些地方甚至人迹罕至,这给文物普查工作带来极大困难。
...
博物馆是浓缩了时光的地方。走进博物馆,便开启了一段延展生命宽度的旅程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我们会在不同的空间里发现时间留下的印记与启示。
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,这里地下遗存丰富,文化积淀深厚。陕西考古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,是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。
从一件件探铲、...
央广网晋中12月19日消息(记者郎麒)18日,“万里山河路”网络媒体山西行打卡世界文化遗产——平遥古城、双林寺、镇国寺。冷冽寒风中,这“一城双寺”更显历史的厚重与沧桑,走过古城的一砖一瓦,仰观镇国寺大殿的构造精巧,端详双林寺彩塑的多姿神韵……在山西平遥,让我们触摸千年历史,感受文化之美。
远...
原标题: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开启
12月16日,三星堆研究院工作人员展示一件青铜文物。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
四川省委宣传部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四川省文物局16日在广汉举行仪式,启动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。
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19年,四川启动实施...
【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——文物里的“冬天”系列】
【编者按】进入冬季,草木凋零,蛰虫休眠。古人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季?本期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专栏,甄选9件文物,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,以第一人称视角,带你了解古人是如何过冬的。
(点击海报,聆听文物故事)
...